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勾栏女儿奋斗记在线阅读 - 勾栏女儿奋斗记 第18节

勾栏女儿奋斗记 第18节

    第33章 告状

    夏季炎热,才过了夏至,玉娘就觉着天气渐渐燥热起来,连后边儿小花园的蝉鸣声也越发惹人吵闹。

    大中午的才吃下饭,谁都不乐意动弹,将院门关了,李妈妈回屋歇息去,金盏也犯着困,靠在墙边,半闭着眼睛打盹。

    这样热的天气,就是客人们也不会在这个时间约人的,大都挪到了下午或是晚上,好避开午后的大太阳。

    因此玉娘和福娘这会子也有了空闲,两姐妹窝在厢房之中不出门。

    福娘还在拈着毛笔思索诗句,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玉娘在此事是帮不了她的,看着无聊便自去做了会针线,低着头好一会儿觉得酸疼,静极生动,干脆又去取了根箫,拿了谱子,打算自己吹上几曲,也算是消暑了,毕竟箫曲多悲音嘛。

    正要吹时,看见金盏在旁,玉娘便问她道:“这阵子没怎么听你练习,你还学么?不如和我合奏一曲,咱俩水平差不多。”

    金盏右手捂着嘴打了长长一个哈欠,摇头道:“不学了,我婶娘那天把我教训了好一顿,她说的也对,这玩意儿是不该我学的。”

    听玉娘还要再说,她便干脆撂下一句“我去前边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就跑了,着急忙慌生怕被玉娘叫住似的。

    玉娘心里倒为她可惜,之前金盏只是站着偷听,没正经的教就能囫囵吹个曲子,可见在这上面还是有些天赋的,却没想半途而废的这么快。

    福娘搁下毛笔冷笑道:“我必料到如此,像这丫头三心二意的能成什么事?你还和我说既然她想学顺手教了也不碍事,你瞧瞧,她最近又犯懒了不是,推三阻四,游手好闲,可见不学好。本性如此,再教也不中用的,依我看,你也别在催她,由着她这样吧,过几年大了嫁出去,还管她一辈子么。”

    玉娘从不与福娘在这些事上争辩,这是现代人与古代人三观上的不同,不是光靠几句争吵就能改变的过来的,若真有用,玉娘早试过了。

    她便干脆换了话题,让福娘听着自己吹得可有错处,《平沙落雁》这首曲子她练了也有好几回,可每次都不能顺畅的一曲吹到底。

    待她这一曲吹完,福娘就指点道:“我听出来了,玉娘你是太急了,这曲子闲中有动,急缓不一,偏生你总是在换段的时候紧赶着吹,吹得急不说,手上也没按紧孔洞,可不就吹不上了,别着急。急又什么用,你现在呀太着急了,得慢下来。”

    说着福娘就自己示范了一遍给玉娘听,果然比玉娘更能把握节奏,指间按音也从容不迫,见玉娘似乎有些领悟,福娘不禁有些得意,难得她也可以指教玉娘一回呢,又吹了一曲《凤求凰》。

    只是还没过半,就见金盏走进来道:“外头有个什么陶老爷送帖子来了。”

    福娘当即便弃下箫管往外走去,也不顾外头大太阳晒着,也不顾前头亲娘在着,玉娘看着可乐,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少女怀春总是诗啊。”

    “五姐你还笑哩,”金盏像是有些恨其不争,“您怎么也不着急,眼看着六姐已经相中了人,要点蜡烛了,五姐你这个做姐姐的还混着呢。”

    这倒不是金盏和玉娘的关系有多亲密,而是相较于玉娘,金盏更不喜欢福娘,总是理所当然的使唤她,态度冷冰冰的,也不过是花娘,还真把自己当千金小姐啦。

    金盏可不想看见福娘神气十足的,要是有谁能压她一下就好了。

    玉娘听她话里不对劲,收起笑容严肃道:“她相她的,我急什么?这话你往后别再说了,若是传到福娘耳朵里,以后她当家可没你的好果子吃。”

    金盏一听这话就急了,“未必是她当家,李妈妈都已经说了,今后要让六姐嫁人的。”

    “你从哪儿听说的?李妈妈亲口说的?”玉娘有些不信,这院里有眼睛的都能看见李妈妈有多疼爱福娘这个闺女,要是让福娘嫁出去到了别家,李妈妈以后还依靠谁,她能舍得自家闺女受这个苦楚?

    金盏走到门口往外探头查看了一番,见确实没人才小心走到屋里轻声道:“我是听我婶娘说的,前段时间李妈妈不是一直托人去打听吗,还写了信寄给二姐呢,我婶娘瞧着那信纸上写着,说是要找个好的把六姐给嫁出去,留五姐你在家里呢。”

    “要不前段时间怎么家里钥匙和账簿都交给您了,”金盏拍着胸脯表忠心,“五姐放心,我是跟您的,咱们家要是交给六姐指不定哪天就败了,我婶娘也说,真论起管家来,十个六姐也比不过您。”

    她在这里给玉娘打着气,就听外头刘妈在喊人,“金盏,你这丫头死哪里去了,福娘刚刚出去也没帮忙打个伞,快,快去街头甜水铺里买壶蜜煎梅子汤来。”

    金盏撇撇嘴,答应着就往外走,只留下玉娘一个人待在屋里陷入沉思,这个不知道真假的消息,确实一下就打乱了玉娘的计划。

    原本她的设想是攒钱赎身,买地养老,或靠本事,或靠手艺,有县城的姐妹们撑着,横竖是饿不死的。

    可若是李妈妈不肯放她,要留着她养老呢?

    --------

    过了好半晌,才见福娘走进屋里来,心情极好,即便没见着金盏也不说她懒,自己拿了张印着莲蓬的彩笺帖子笑得比蜜还甜,“玉娘,三老爷说要请我们去广福寺避暑去。”

    “广福寺?“玉娘听着有些耳生。

    “就是十里亭边上那个山,山下边就是管皇庄的孙太监他家的庄子,你忘了,他们家每年夏秋都还卖瓜果呢,供菩萨的桃子比别家的都甜。”

    噢,你要一说十里亭的瓜果,玉娘就记起来了,那里确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有山有溪,离得也近,夏季时常有人往那地方跑,就是女眷,借着参佛的名义也能过去逛逛。

    她们如今跟着出去的次数也多,李妈妈自然不会不答应,只是往日县城里头的席面,让金盏和鲁婶跟着,县城外头的就额外带了刘妈去,出远门只叫老牛的马车。

    坐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地方,广福寺的山门建在山脚处,看样子这寺庙的和尚还挺阔绰,竟然占据了整座山来。

    边上不远处还有个里亭,那里就是距离县城十里外的亭子,城里城外都呼做十里亭,书生们又叫柳亭,为此还有呆头取笑过,书生们就是会扯,那亭子并没有柳树,怎么就取了个带柳的名字,古里古怪。

    且不论呆头笑人呆头呆不呆,书生们叫的再多也只是少数,在大部分人眼中,亭子的署名还是十里亭,改是改不成的,毕竟识字的上等人终是少数,不认字的土疙瘩才是大众。

    进得山门,先拜双手合十的韦陀菩萨,然后是护法四大天王,再往上走,依次是各路罗汉菩萨,知客僧并不为他们这群来拜佛的人里有女眷而诧异,态度恭谨在前引着路,可见这广福寺以旅游发家,确实是个妙寺,足以和玉娘认知里的玉皇庙比肩了。

    寺庙边上廊墙处,还时有人在此提诗,笔迹大如草蟒,小如细柳,将黄墙霸占了十之五六。

    知客僧见玉娘在瞧,引以为傲道:“居士有所不知,我们这里素来就有名士留诗的佳话,那长亭还是以此为名的呢,别说当地名士,就是崔探花当年进京科考时留宿,也曾留下过墨宝的。”

    这话一说,福娘就拉着陶叔谦的袖子,两人故意放慢脚步,挪到队伍后头仔细观摩那些诗句去了,玉娘见福娘腰间还系着石头荷包,也不去管她,跟着珍珍结伴同行。

    珍珍就是花老爷做的花娘,大家吃过几回酒,玉娘又常挨着花老爷坐,因此也渐渐相熟了。

    玉娘从她口中得知,原来她是不住在十街上的,怪不得玉娘起初并不认识。

    十街虽然不如县衙那条街繁华热闹,可也算是条金街了,寻常人家是不往这边凑的,地价贵,实在买不起。

    在县后街那有条后堂巷,那地方也有几家小小屋院,是花娘们从自家赎身之后结伴住的地方,地方不大,价钱便宜,或租或买的有了居所,她们便也学着当初妈妈们,也买人干起老行当。

    尽管不像十街上那样前屋后院、呼奴唤婢的阔绰,也够不着有几份本钱的产业商人那么大生意,可这样也就能不负担起那么多的人,成本大大减少,只需一个帮佣,再买一个女儿就成。

    有时候帮佣还可以两家共同去雇,这就更省了。

    自家做花娘总比在酒楼里要好,没个自家的住所好招待客人,挣的钱比她们多些。

    别看身上衣服首饰不如玉娘福娘的昂贵,但要是真论起手上的银钱嘛,估计玉娘现在是远远不及的。

    毕竟她们几家是结伴互帮,当妈妈的太过恶毒苛待女儿坏了名声,旁家也不敢和她一起了,能平安无事住到现在,可见彼此的性情还算是宽厚,对手底下姑娘们或许能宽松些。

    珍珍就是从马家出来的,从小被马三娘抚养,相当于是她女儿了,性子养的活泼。

    她与花老爷的结交也有趣,花老爷好歹有些本钱,这样的商人按理不该去那地方,可谁想后堂巷口有一家食杂铺,专卖些鸡鸭兔的杂碎,不是正经吃食,可耐不住店主手艺好,卤的杂碎丝毫没有内脏腥味,反而又辣又香,实在下口。

    花老爷当时便是特意去的,在那店里吃的多了,又喝了好些酒,被风一吹有些头晕,竟径直摔在了巷子口,多亏珍珍听见了动静,好心出门扶了一把,这才结识下人来。

    一来二去就做了快两年,靠着花老爷和他介绍的几位客人,她替马三娘也攒下了好些银钱,听说还打算过段时间就将原先屋子给买下来。

    也正为此,对于花老爷在酒席上常和玉娘说笑,冷落了自己一事,珍珍也不生气,反而也爱听玉娘笑话,有时花老爷催得急了,她还来救场呢。

    这样厚道的脾气,怪不得玉娘与她没长久相处,也有了几分交情,谁能不爱温柔爱笑的大姐姐。

    这会子见福娘喜新厌旧弃了自己而去,玉娘便携上珍珍的手往前走去。

    还没去拜过佛祖菩萨呢,来寺庙正经大事都忘了,真是色令智昏。

    既然到了这里,不拜正主可不礼貌。

    三月里拜了玉皇,那是道家的;现在再拜拜佛祖菩萨,这样一来,佛道两家自己也算是拜过山头了,见面三分情,总该照顾照顾自己吧。

    至于外头那个,先不算,地域在西边呢,恐怕管不到东边的自己,等什么时候过去了再敬香。

    到大雄宝殿时,那知客僧便拦住了众人,合十笑道:“诸位施主居士,若是想礼佛,就请在此,若是居士们还想再拜拜菩萨,请随小僧往后头去,那里是女客们参拜之处。”

    原来广福寺和玉皇庙那里一样,专门留了个供女客拜佛磕头的地方,这样划分开来,有人守着,倒也替堵了那些个老学究们的嘴。

    寻常人家不在意,可有了几个钱的,就总爱在这上面做文章,好显得自家也是个什么豪门大户人家,殊不知真正的大户反倒更不在意,规矩都是人家定的,哪能管起自家来,便是皇家宫廷,乱的也多哩。

    六巧没离开陶仲宾,其他两个花娘又不大熟悉,玉娘便拉着珍珍两人一起去拜,那殿中正有一户人家在内,她们便在外头等了一等,及至人走后方才进入。

    谁料那跟在后头的丫头疑惑地看了玉娘几眼,待玉娘察觉抬起眼时,那丫头却已转身离开了,也辨不清是谁。

    若是玉娘能拉住人细看,只怕就能认出,那是张衙内家大娘子赵六月的丫头,叫兰香的,之前她为了四姐的事特意跑到张家大姐屋里问情况,就是这丫头过来叫的人。

    兰香想来也是认出了玉娘,兴冲冲跑上前去,就和赵六月邀功道:“奶奶,您猜咱们后头是谁?”

    “兰香,你好不晓事的,不知道大娘子刚刚在佛祖前磕了那么些头,早就累了,还拦路什么,快退下。”芍药扶着自家奶奶行走,这会儿正担忧她身体,见着兰香拦路就训斥道。

    赵六月原是为了子嗣的事情,听人说广福寺内新请来了一尊千手观音,求子最是有效,她这才顾不得自己身子,亲自来此拜求,见丫头兰香在那叫嚷,赵六月摆摆手止住芍药,“是谁?”

    “就是咱们姨奶奶的那个妹妹,节前来过咱们家送礼的那个人,您还见过她呢?”

    “原来是她。”赵六月一下便记了起来,当初她还想借着这丫头好好整治一番李娇娘的,和张承志闹上一闹,没想到后来自己身子发热,病了一病,就把这事抛到脑后头去了。

    这样算来,这丫头已经十四了吧。

    张承志素日吹嘘他是清平县里第一寻香访蝶浪荡客,没想到在自家人身上倒是打了眼。

    瞧瞧他千疼万爱娶回家的二房吧,人家防他可严实啦,妹妹有了客人都出门了都瞒得的仔细,要不是兰香提醒,只怕自己还真以为这丫头没出门呢。

    赵六月微微一笑,转头就和芍药交代道:“兰香这丫头倒是机灵,等回去了你就让她进屋里来,帮着你做点事儿。”

    这话听得兰香眉开眼笑,忙得磕头捣蒜似的答谢大娘子。芍药却看着她眼里流露出可怜来。

    这丫头说她蠢,她还知道通风报信,可是若说她聪明,大娘子出门跟着这些人,她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姨奶奶给得罪了个彻底,就不怕姨奶奶事后知道了收拾她么,家里的事情可是姨奶奶管着的。

    回到张家,赵六月就让人传话给娇娘,说今晚上她要摆席请客,在自己正房里摆上一桌酒,让娇娘也一起过来。

    为着时间赶的缘故,整治宴席也需要功夫,娇娘便忙活了好一会儿,到天黑坐上席面也没和前头的人对上话来。

    张承志外出回到家中,见妻妾二人都在正房等他,不觉还有些意外,“不年不节的怎么突然吃上了酒,你身子可好些了?”

    赵六月嘴角含着笑,轻柔福身道:“拜了佛祖,我这身上也像是轻松了许多,比往日精神,所以才设下席面,等老爷回来一起吃,大家庆祝庆祝。”

    这倒是难得,张承志许久没见自己这位贤妻放软了姿态,欢喜之下就眯着眼坐到了二人当中,娇妻美妾在怀,举杯痛饮起来。

    酒席过半,才见赵六月叹着气,皱着眉,发愁凄苦道:“咱们家空有这许多妻妾仆妇,可也听不到小孩哭笑啊。”

    张承志那张笑脸顿时就僵住了,搁下酒杯烦闷道:“好好的你提这事做甚?”

    就为了自己膝下没有儿女,那老宅子里的贼婆娘怕是要高兴死,恨不得老头那一干家私全给她儿子。

    赵六月倒不管他,只扭头看着娇娘,“妹妹你也知道,我不是个不容人的,当初老爷娶你时,我也不曾拦着,欢欢喜喜就把这事给办了把你接了进来,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也知道自己的身子病弱,怕是不能给张家生个一儿半女。只是,我的好妹妹,你进了咱们家这几年,也没病没灾的,怎么你也没个喜讯。”

    娇娘咬着嘴唇,手里揪着帕子,低头不言不语,这叫她怎么说,难道她还能回嘴说是张承志不行。

    赵六月走至她边上,拍着娇娘肩膀道:“我这不是怪你,而是想着咱们姐妹情意深重,将来要是别人生了孩子,我是他母亲自然没什么,可你怎么相处。我是为你着想,才听说你家两个妹妹都已经出门了,既然是亲戚,怎么也不告诉我们一声。”

    张承志本来又羞又恼,正要发作掀了桌子,忽听得赵六月提及新娇娘了,一下就来了兴趣,重新举起酒杯问娇娘道:“真的假的?你那妈妈倒是厉害,跑了一个又推出俩来,亏得她倒养了这多人。”

    见张承志问,娇娘自然不好再瞒,她忙解释道:“她们俩也只不过才往外头去唱,究竟年纪还小,能有什么出息,我妈说还早着嘞。”

    “不小啦,听别人说好的那叫一个了不得。”

    赵六月轻描淡写一句话,张承志第二天就上了李家门。

    第34章 姐夫

    李妈妈对于张承志的上门是极其意外的,听闻得鲁婶喘着粗气过来禀报,忙不迭的就出门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