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穿越后被迫基建养人鱼在线阅读 - 第223章

第223章

    趴跪在地上的人冷汗直冒,但他已经走投无路。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看向江盛,却见江盛别过了头。

    魏游的安危和别人的性命之间,江盛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柳钟承脸色煞白,激动的心归于平静,直至最后的光亮彻底黯淡。

    说不清最后的希望被无情打破是什么心情,柳钟承一颗忐忑的心彻底粉碎,痛的他麻木。

    他舔了舔因为紧张而干涩的嘴唇,好半晌才迟钝道:“是草民唐突了。”

    说完也没有起身,整个人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单薄的红色喜服贴在身上,像是一座风化了的了无生息的石雕。

    魏游停下手,继续道:“本王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闻声,柳钟承下意识抬起头,呆滞的目光直愣愣看向魏游,魏游没有催促,静静回望。柳钟承冰冻的大脑缓缓启动,好半天,才消化这话的意思。

    苍白无血的唇微微颤动,柳钟承鼻头一酸,巨大的喜悦将他淹没,他说不出话来,连连磕了好几个响头。

    “谢王爷,谢王爷,谢王爷……”

    “既然是等价交换,也不必过多感谢本王。”

    柳钟承却没有因魏游的话而停止,即使与王爷接触不多,他始终觉得王爷是一个心软的人,试问一个愿意设福幼院聘哥儿夫子的人,心肠能坏到哪里去。

    这也是他冒着得罪王爷的风险,找上门的原因。

    只要有一线希望……

    “王爷想让我做什么?”柳钟承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急。

    魏游招手,命柴正峰备纸在一旁记录:“无需上刀山下火海,本王有一困惑之处需要有人解答。”

    “王爷请说。”

    柳钟承心里不怀侥幸,王爷想了解的事,想必不容易回答。

    “本王暗自走访鲤州城多日,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

    魏游注意到柳钟承骤然紧绷的手指,有些意外:“你猜到了,本王想问,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为何鲤州百姓对此讳莫如深,守口如瓶。”

    果然是这个问题。

    柳钟承脸色来回变化,像是在进行重要的抉择。

    “若柳夫子不愿提,”魏游语气平淡,站起身往外走,“本王也不屑于强人所难。”

    江盛跟着魏游,柴正峰停下笔,也快速跟上。然而,门扉开启之前,魏游听背后传来沙哑的声音。

    “二十年前,我知道。”

    好不容易直起的背无力的卸下,魏游知道,在挚爱与背叛之间,柳钟承选择了向容。

    魏游返回落座,听柳钟承慢慢说:“我今年二十有二,不曾经历那年风雨,但家中有长辈曾帮助过船王,从小到大听过不少他的故事。”

    他陷入回忆当中。

    鲤州与建州不同,三十多年前,鲤州曾是大荆流放犯最多的地方,这里混乱、无序、肮脏,没人把贱籍当人看。

    鲤州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八族一直想方设法盘踞在鲤州各个角落,争夺霸主之位和出海港口。

    在这样一个腐烂的地方,一名郑家嫡女和流放犯相爱了。

    在尊卑明显的年代,这种事情显然不被允许,简直在打八族的脸。当初这件事造成了极大轰动,特别是与郑家嫡女有婚约的胡家,闹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听到这,魏游沉吟:“张有光几庚?”

    “三十七八,当年郑家与胡家一事以郑家嫡女产子,两家断交结束。”

    “郑家嫡女产子,取名张有光?”

    “不是,他原叫郑光。”

    柳钟承解释其中缘由,郑家祖上人丁稀薄,家规称凡是男孩均不得随意处置。但郑家嫡女捅出这么大篓子,郑家脸都丢尽了,不可能善罢甘休,于是这个孩子理所当然成了郑家人,与他人无关。

    那名流放犯也没死,郑家无意中发现这名流放犯有经商才能,又查他身份,仍有意外之喜,原来这名姓张的流放犯曾是实打实的进士出生,因家族站错队受牵连被流放。

    郑家一看,还行。

    于是暗度陈仓把人昧了下来,虽然在郑家不受待见,但张有光有爱他的爹娘,一家三口度过了几年安稳幸福的日子。

    “可是天不遂人愿。”

    魏游知道重头戏该开始了。

    “事实证明,郑家这位便宜女婿确实有两把刷子,眼看着郑家逐渐壮大,远远超过七族,其他七族开始着急了。特别是胡家,无意中发现郑家不仅没把那流放犯张晋打死,甚至将郑家的生意大半交给对方打理。”

    胡家秘密调查,终于发现近年郑家崛起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出了个张晋。

    新仇旧恨一起算,在一次郑家船只返航途森*晚*整*理中,张晋被算计丢了性命,得知消息的郑家女郁郁寡欢,不久也去了。

    郑家家主年事已高,大房没了张晋声望大跌,二房趁机抢班夺位。爹娘没了,家也没了,郑有光被赶出郑家。

    彼时,七族势力壮大,已经结束内斗,联合成立商帮封锁鲤州海岸线,鲤州百姓无法出海捕鱼,找知府主持公道,可谁知当年的知府早被八族收买了。

    不是没有抗争过,上书被拦,逃跑被杀,抗议被镇压,所有的办法都行不通。为了混一口饭吃,鲤州百姓不得不忍气吞声,以廉价的工钱为商帮卖命。

    “那是一段不愿提及的历史。”柳钟承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