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玄幻小说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在线阅读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328节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328节

    而不是趁其病,要其命。

    老八自从毙鹰事件之后就绝了自己心思,想着转而拥立曾经拼死为自己求情、也算兄弟情深的十四弟,以达到监国摄政目的。

    没想到屡次三番被拒绝不算,最后还被十四从贝勒坑成了光头阿哥,差点把福晋都赔进去。

    为此,他可是消沉许久。

    直到朝廷欲对李氏用兵的时候,才怀揣着微末希望找上了他四哥。想着好好歹歹的刷点存在感,莫连累儿子弘旺都这么一直闲散宗室下去。

    哪里想着四哥非但不计前嫌,还因材施用。

    直接将他派去了海市衙门呢?

    自打他那海贸法规一百条被如数通过,还得了四哥洋洋洒洒上千字的赞许表扬之后,他这心里的天平就彻底偏向了四哥。

    觉得自己这一身才华,唯有在四哥手下才能得到真正的施展。

    于是,在旁人还在震惊康熙与胤禛的父子互吹时,胤襈就率先撩起袍子跪下:“皇阿玛放心,儿子前些年因为一些个要不得的强,生了些个要不得的妄念。以至于一度辜负了您的教养与期待,儿子给您磕头,与您道歉,并在您跟诸位兄弟面前发誓。”

    “在儿子被派去海事衙门前,就已经绝了那些要不得的念头。只想着以此残躯为家国天下做些什么,不负皇阿玛这些年的教养。而后,若皇阿玛跟四哥能信任我一天,我就在海事衙门深耕一天。完善好相关制度,也守好咱们大清的海上门户。”

    对于这个儿子,康熙感官最为复杂。

    因为其母出身辛者库,较他早期那些个嫔妃来说略卑微。

    但卫氏美貌惊人,着实让他宠了一段。甚至到皇玛嬷都旁敲侧击,让他警惕先帝与太·宗专宠后宫之事,切莫重蹈覆辙。

    骤然被冷落,卫氏慌乱失措,违背他的意思有了老八。

    自那以后,他再也没宠过她,对她所出的老八也感情平平。前头几个皇子见喜,他都罢朝亲自照顾,尽显慈父之心。到老八这儿开始,就没有了。

    可这孩子长得好,谦虚、恭谨又肯努力。

    在朝野之间,一直颇有令名。

    当父亲的,哪能不盼着儿子优秀?因此上,他对老八也是很宠过一段时间。南巡北狩,走哪儿都带着。第一次大封皇子的时候就让他位居贝勒,彼时他甚至还未成亲。

    婚事选择上,那郭络罗氏虽无父无母,却是联系皇家与安亲王一系的纽带。若老八有能力,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蚕食部分安亲王一系力量,助他达到削弱旗权的目的。

    没想到这个儿子能力太强,竟然将整个安亲王一系收归己用,成为他博弈天下的重要棋子。

    成长速度之迅猛,连他这个当皇阿玛的都有些忌惮。

    后来……

    那些父子相伤的过往康熙不愿再回想,只从那海贸法规一百条就能看出,此子确实非池中之物。简单搁置,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康熙这思绪翻飞之间,若在殿堂之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胤襈仿佛能听到自己扑通扑通,大得有些吓人的心跳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终于听得他家皇阿玛长叹,继而摆手:“当初,算了,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你不提,我也不念。朕如今只看你在南边这几年的表现,看你日后是否能履行前言。太·祖爷曾经留下嗣君不可杀兄弟的祖训,后世之君一直尊从。而今,你既然当着朕与几位皇子的面发誓,那么朕也就破一个例,胤禛听命。”

    被点名的胤禛乖巧跪下:“儿臣在,还请皇阿玛示下。”

    康熙点头:“昔日皇八子胤襈曾阴谋储位,与朕种种不谐。如今他已改过,朕亦念父子之情,怜其一身才华,不忍诛戮。更在你之建议之下,将人派到海事衙门,允其发挥一身所长。而今,他的种种表现也确实证明其能力。遂依其所言,依旧给予重用。但若有一天,他不思悔改,仍负皇恩,汝当听朕之命斩之,勿念兄弟之情,更无需顾念祖宗之言。”

    胤禛震惊,是万万没想到皇阿玛竟下了这么一条命令。

    但此情此景,明显不允许他说不。

    是以,他只恭恭敬敬磕头:“皇阿玛放心,儿虽顾念手足,但也更以大清江山为重。若八弟怙恶不悛,仍不思悔改,儿子断不会容情。”

    见他如此,康熙才欣慰点头:“为人君者,虽重仁字,但也不能为仁字而驰法度。老四你不管是户部清欠,还是前头整顿江南官场,手段都很凌厉老辣,堪称铁面无私。对于御下这方面,朕是半点不担心的。只琢磨着你太过看重亲情,对手足弟兄们过于容忍。如今你能这么说,朕才算放心。”

    胤禛微笑扶着他胳膊:“儿子到底年轻少磨砺,需要皇阿玛指点的地方还多着呢。只您多些耐心,莫嫌儿子愚钝。儿子就能仔细学着,争取达到让皇阿玛满意的程度。”

    嗯。

    康熙点头,显然很满意他这个态度。

    而胤禛将他扶到椅子上之后,又亲手将胤襈扶了起来:“皇阿玛爱重八弟,唯恐你再行差踏错,所以才如此疾言厉色,想着把丑话说到前头。实际上啊,你那海事法规一百条,他老人家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现如今你手写的那份,还在他老人家手中珍藏着呢。”

    “是么?”胤襈意外,连腮边泪都有几分真心了。

    胤禛微笑点头:“那还有假?”

    康熙有些尴尬地轻咳。

    胤禛忙识趣地转移了话题,只说些个他们以前年少可能不懂,如今大家伙都是已经当了阿玛甚至玛法的年纪,该最能体父母心,最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道理。

    莫说这煌煌天下,就算自家手中的王爵还得仔细思量,到底是传给哪个儿子才能保自家香烟不绝,一路蒸蒸日上呢。

    是是是。

    十四连连点头,说他这还没当上王呢,就已经在纠结自己位置是要传给聪明些的长子,还是给嫡子了。

    真羡慕大哥和八哥,一根独苗苗,根本没有类似烦恼。

    胤禔跟胤襈:???

    这小子是嫌御前气氛太紧绷,豁出来挨顿揍也要活跃一下吗?

    那其实,他们哥俩是可以成全的。

    眼瞅着自己疼爱的老儿子就要挨揍,康熙终于清咳两声,清了清嗓子,顺便又把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此番征伐李氏,尔等确实有功,是该给予嘉奖,不过……”

    第258章 一门三公诸皇子封王

    他这一开口,哥几个谁也顾不上欠打的十四了。只目不转睛地盯着康熙,生怕漏掉一词一句。

    偏越这样,康熙还越不肯给个痛快。

    只目光梭巡全场,从老大胤禔开始点评:“保清之前性情急躁,又单纯容易相信人。张明德案,牵连甚深。让朕万分生气,直接从郡王撸成光头阿哥,你心中可曾有怨?”

    胤禔曾误打误撞之间,梦见过自己原本该有的人生轨迹。

    那关在阿哥府四角天空里,种猪一样毫无自由的生活让他此后经年还心有余悸。能改变逃离,再不复那般凄楚都已经托天之幸了,还哪有什么怨恨?

    大阿哥果断摇头说没有,自己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

    怪他年少轻狂。

    不知道好生努力,如四弟一样光明正大地争取,让皇阿玛看到自身实力。而是固执的以为,没有太子这个嫡,就能轮到自己这个长。

    害人害己。

    只是过往种种已然发生,后悔亦徒劳。如今的他,只想用此残生尽全力回报大清,不负自己生平所学。

    嗯。

    康熙点头:“既如此,朕便做主复了你这个直郡王的位置。希望你能吸取以往教训,言出必行,真个做到自己所说。”

    本已经不抱希望的胤禔豁然抬头,就看见老阿玛满脸期许。

    那眉眼之间的殷殷期盼让他眼眶一酸,眼泪蓦然掉下来:“是,皇阿玛放心,儿子自当尽心竭力,必不负您这再度信任。儿子谢皇阿马隆恩,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只微微颔首,又把目光转向老五老七。

    胤祺虽为宜妃所出,却自小被抱到皇太后宫中,自小被她老人家抚养。性质也特别温良敦厚,与世无争。从一开始,就没对皇位有过任何非分之想。

    只上孝敬皇父,下友爱手足。康熙第一次申饬胤襈,不许任何人求情。老九、老十四一道入宫,十四甚至还说愿意以性命为他家八哥做保。气得康熙当场拔剑,要不是老五手疾眼快,他可能早就达成了手刃亲子成就。

    因此上,康熙对他那是相当满意。

    没有同意亲王双俸,也是怕自己走后,胤禛再奖无可奖、封无可封,反而对他们哥俩都不好。

    老七胤祐生来便有足疾,跟老五一样属于安静自守的那一波。

    也是皇父的好儿子。

    这不,康熙这目光才一过去,哥俩就双双跪下:“皇阿玛厚爱,四哥青眼,儿子兄弟俩实在感激万分。但儿子们可不如大哥跟十四弟,一直奋勇拼搏,功劳甚著。儿子们虽也在军中三年多,但只跟法将军提过些个不成熟的建议,可不敢领受如此重赏。”

    康熙微笑摆手,言说虎团最是个稳妥又公正的。

    自打到了李氏战场至今,他们兄弟几个的种种功绩悉数被记录下来,传回了京城。

    你们哥俩不必谦虚,皇阿玛知道你们素来乖巧。

    有忠心又有能力,没少跟着参赞军事。此番朝廷能够这般顺利地打下李氏,再度开疆拓土,你们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云云。

    几句话夸得两人眉开眼笑,这双俸没有,却也每人赏了两万两银。

    还有康熙亲自提笔,写下的两块匾额。

    他们哥俩欢欢喜喜谢恩之后,按顺序就到了老八。

    才被皇上留了个若再负皇恩必斩钦命的胤襈满心忐忑,却也还是乖乖跪下,等着迎接即将到来的暴雨狂风。

    再不想,他家皇阿玛居然不训反夸:“该给的警示,朕前头已经给了。如今,就要说说老八功劳。咱们大清立国不久,一应制度多半照搬明朝。海禁之事亦然,从顺治朝到如今关关停停,反复许久。一直未有过该有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法规。”

    “偏海贸暴利,让许多奸商不惜铤而走险。甚至亦商亦匪,给沿海居民财产甚至生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伤害。亏得冠勇公南下剿匪时仔细查看,认真调研取证。才使朕彻底重视起这事儿来,有了胤禛往南边儿彻查盐政、组建海事衙门,法富尔申比初创海军。”

    话说到这里,诸皇子就不免奉上一波彩虹屁了。

    争相夸奖,都说亏得皇阿玛圣明。

    这海军成立,不单荡平贼寇。强有力地保证了沿海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还为海贸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为此番进攻李氏提供了优质兵源。

    总之,不管是天下承平、海晏河清,还是越发红红火火的海贸,或者此番打赢李氏,都是因为皇阿玛高瞻远瞩。

    支持冠勇公组建海军的决定,并派其弟亲手经略此事。

    不然的话,断没有今日之胜。

    谁还不爱听点夸奖之词呢?

    康熙当初甚至已经做好了禅位准备,想着安安生生的做个太上皇。

    结果李氏悖逆,竟敢阳奉阴违。领着他们大清的赏赐,却还私下里怀念着前朝。他才激怒之下,动了将其彻底打下的心思,也歇了禅位之念。

    可不就为了这灭国之功,能算在康熙年间,可以彪炳史册,受后人景仰么?

    耐心地听着儿子们吹捧了足足一炷香时间后,康熙才微微摆手:“总之咱们大清从未有过大规模开海,积极重视海贸的举动。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除了新鲜之外,也注定面临许多从未曾面临过的问题。诸事繁冗,无章可循,全凭堂上官员好恶办事必然有失偏颇。”

    “老八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百般了解、积极查询之后,献上那海事法规一百条,让一切关于海贸之事变得有法可依。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啻于保清几个在李氏战场上的贡献。”

    自打一废太子之后,就没从自家皇父嘴巴里听过一句夸奖之词的胤襈眼含热泪,扑通跪地:“皇阿玛过奖了,儿子……”

    只是做了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康熙摆手制止:“因此上,老四觉得你有大功于朝廷,提议封你为亲王。”

    被点名的胤禛微笑:“虽皇阿玛有不同意见,但儿子还是觉得只那法规就值得。更别说八弟在南边几年兢兢业业,还处理了许多棘手之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