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6节
姜沃听得泪目:媚娘好惨一姐姐。 第16章 振作 媚娘这一夜是在宫正司睡的。 姜沃原是去北漪园安慰媚娘,但她去了就觉得其中氛围甚是古怪压抑,不少人都带着一种看人倒霉的幸灾乐祸情绪。 她走了一趟后,索性把媚娘请回宫正司来。 * 不过见了媚娘的伤心,姜沃却放了心。 世上的伤痛有很多种,姜沃看得出:媚娘的伤心不是什么情之所钟被人所负的心伤,而是一种努力去奋斗事业却未能功成的心痛。 与人对比来看就更鲜明了。 姜沃在去的路上,正好遇到从北漪园出来的徐婕妤。 徐婕妤是个省事的,虽然她现在的位份可以坐肩舆了,但她依旧选择带着宫人步行走去新宫。 不但如此,她还挑了个快落锁的傍晚时分,没有在白日张扬搬家。 既然遇到了,姜沃驻足问好。 这会子并没有清代那样主子奴才的规矩称呼,非正式场合前朝大臣见了皇帝也只是行常礼而非跪拜大礼。上朝的时候,中书令等宰相们也都有个座位,与皇帝坐而论政。甚至亲近的君臣之间,皇帝有时直接就‘你来我去’的称呼,连朕也省了。 因此姜沃的请安很简单,徐婕妤也很客气。 而在姜沃循例给她道喜时,就见昏昏暮色中,徐婕妤的眼睛如星辰一样真切明亮,脱口道:“其实只要能侍奉在圣人身边,我并不在乎位份如何,哪怕一直是才人或是寻常宫人也无妨的。”这话是欢喜透了所以下意识吐露了出来。徐慧说完后,也就意识到对姜沃说这话不妥。 她不由有些赧然:“抱歉,姜司历是去看武才人的吧。我先行一步了。” 姜沃就体会到了徐慧跟武姐姐的南辕北辙。 要是媚娘来说应当是:只要能升位份,保住她将来不用被迫去感业寺做尼姑,那侍奉不侍奉圣人是没关系的。 正是一个为情,一个为前途。 媚娘这就相当于第一次做生意滑铁卢赔本了。 心伤透了是很难回转的,倒是事业挫折这种痛心,对有毅力的人来说比较好振作。 * 宫正司内,媚娘独自坐在姜沃屋里。 天已经暗下来,但媚娘也没把屋里的烛台点起来,就看着大团的阴影笼罩过来,笼罩在自己身上。 姜沃去给她张罗饭菜去了——这一整日媚娘水米都没打牙。 自早起,马内侍到北漪园宣了圣旨后,整个北漪园上下都没有心情吃饭。 尤其是媚娘。 中午尚食局倒是还特意送了一桌上好的席面来,恭贺徐婕妤。其余才人里要趁着最后一天结交新鲜出炉的徐婕妤者,都过去捧场兼道别了。 媚娘自然没有去。 她就如现在一样枯坐屋中,被苦涩的失意淹没。 媚娘想起儿时父亲还在的时节,有一回她生病了,病的厉害,大夫开的药苦的惊人。媚娘喝不下去,父亲就在一旁拿了最好的蜜饯哄她:“二娘乖乖吃药。吃过苦药后就有甜的吃了。” “二娘病好后,以后日子都是甜的。” “爹给你挑个好人家,风风光光出了嫁,以后日子都会像蜜罐里泡着似的。” 如今她整个人苦的像是泡在了当年的药罐子里,却没有‘甜蜜饯’等在后面了。 姜沃说要给她弄饭的时候,媚娘本想叫住她说别弄了,她没胃口。但看姜沃一脸忧心关切,又把话咽下去了,想着就算为了姜妹妹这份她失意丢脸时不曾嫌弃,依旧真心待她的心,一会儿也要强撑着吃点东西。 * 真香。 媚娘都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被真香到了。 先是一种暖呼呼的酸香与辣意传来,唤醒了媚娘这一日麻木苦涩的味蕾。 那种辣味并非茱萸那种让人想起红彤彤火焰的辣,而是呛鼻的胡椒的辣,让人一下子醒过神来。 媚娘从内间的床上起身,见姜沃正忙着摆碗筷,大约是听见她出来,转过头对她笑:“武姐姐,快来吃饭。” 是很平常温和的笑意。 媚娘缩紧的心好像慢慢放松了下来。 桌上饭菜也很简单,不过是一盆羹汤,和一只未揭开的陶土盖锅,其余就是两道小凉菜。 重阳时节是有些冷了的,媚娘将热羹捧在手里,才觉出自己方才手是冰凉的。 酸辣汤是很家常的汤羹,但这碗却格外美味,陕人善酿好醋又钟爱食醋,媚娘从小也是无醋不欢的,这酸辣汤的酸首先就调和的好,不会过浓盖住汤的香气也不会寡淡不足,最难得一个刚刚好。 与胡椒的辣味融合起来,冲的人似乎七窍都开了似的。 滑嫩的豆腐丝随即滑入口中,不,不仅是豆腐,还有一种肉香。 似乎不是公厨酸辣汤里惯放的猪肉丝…… 媚娘还没问,就听姜沃道:“是滑蛋牛肉。牛肉香得很。” 因牛是耕种的必需品,因此朝廷律法上杀牛是犯法的,但并不是就没人吃牛肉了——毕竟总有牛牛‘不小心’摔死或者撞死。 为了不浪费,主人只好含泪吃掉牛牛。 今儿这牛肉正是元宝同学家的牛‘惨遭失足’。还是一头小牛,养的肉质肥嫩的恰到好处。元宝同学专门给姜沃留了一块上好的,用油纸仔细包好了带进来给她。 牛肉裹了蛋液下在酸辣汤里,大增鲜美。 总之这样一碗酸辣牛肉豆腐丝汤下肚,媚娘只觉得腹中饥火上升。 人在饿了的时候,生理需求占据了上方,其余情绪就后退了。 不知不觉,媚娘的食欲就战胜了伤感,只是望着未揭盖的陶土盖锅。还没揭开她就闻到一股异香了! 陶土盖锅里是黄鱼饭。 鱼上盖着金黄的酱汁,鱼肉软嫩随着热气微微颤动,珍珠似的白米饭晶莹颗粒分明。 北边大米少,一般多用饼、馒头等面食和小米饭黍米饭。正所谓故人具鸡黍,便是如此了。 大米饭用的并不多。但这样浆汁浓稠鱼肉鲜甜的黄鱼,正该配颗粒分明的白米饭。 姜沃替媚娘盛了一碗黄鱼肉盖饭,媚娘看到她把大块的鱼腹肉都给了自己。 黄鱼饭入口,形容词便都忘了,只余下可口二字。 媚娘一勺勺吃着,吃了大半碗后,才觉得一日的饥饿尽去了。而后蒸腾上一种委屈的泪意来。 不过她习惯了不落泪。 被哥哥们赶出来的那一天,她就知道哭没有用,眼泪只会让母亲更加心烦担忧。 于是今时今刻,媚娘也只是眼角微湿,并没有哭泣落泪。 姜沃也只是埋头吃饭,全当自己没看到媚娘眼角偶然几次闪过的晶莹。 就这样,两人闷声吃了一大盆黄鱼饭。 媚娘更含泪干了两碗饭三碗汤! 因母亲出自世家,自幼餐食上的规矩,一向是要少食惜福,更不能尽着性子扒一道菜吃,似乎没见过世面似的,有伤体面。于是媚娘吃饭也记得要保持一定的度,她有记忆以来,从没有这么畅快的吃一顿! 吃饱了便从头再来! 失败了怕什么,总不能从此一蹶不振。 今日她会被母家连累,或许来日弘农杨氏或是父亲又会成为她的助力。 * 两人晚饭都用的多了些,饭后就在院子里慢慢走着消食。 宫正司人少,不比宫中其余尚食局、尚衣局等地,宫女恨不得叠着睡。宫正司这里,姜沃作为七品典正,还能跟另一位典正于宁平分一个小院,因中间也打了夯土墙,相当于独门独院了。 媚娘说话的声音很轻,哪怕在夜色里也轻的像是一阵微风,就在旁边的姜沃都要侧耳细听。 她声音虽轻,语气却又很坚定,不复今日彷徨伤感之意了。 “妹妹算的‘潜龙勿用’这一卦果然精准。是我着急了。” 姜沃真心道:“是实在没想到事这样凑巧,以后我会帮姐姐多听着前朝的事情。此番实不是姐姐自己不够好。” 太史局这个部门,原本对朝政就不甚敏感,姜沃又还在上岗培训班,真是疏忽了朝上在为《氏族志》吵架。 掖庭局其余人就更不必说了,就算是消息灵通的女官们,也很少会打听朝政——朝上大臣们总在为事情吵吵嚷嚷,不是这个志也是那个文的。 要不是有媚娘这件事,内侍们八卦出了弘农杨家,陶枳也难知就里。 听姜沃宽慰她,媚娘甚至还露出了一点笑容:“我记得妹妹给我算的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放心,我必不会自怨自艾,就此颓唐。” “不过圣人既然褒奖徐婕妤,便是提点如今形势下,人人都老老实实才好。”媚娘想了想:“说来,徐婕妤此人言谈举止确实与旁人不同。她话虽少,但说出来都颇有见地,跟她交谈令人如沐春风。想来是她一向手不释卷的缘故。” 既如此,媚娘就决定用这段不得不沉寂的时间来学习。 此时媚娘读的书还并不很多。 毕竟武士彠当年家道中落,所以才去做了‘士农工商’里社会地位较低的商户。原本做大了生意后,武家也颇攒了些书籍,但无奈武士彠后期忙于事业(造隋朝的反),有时急着转移跑路连两个亲生儿子还差点拉下,何况家中藏书,也就都丢失了。 及至封了应国公,这才重新置办书籍来教化子孙兼充门面。 只是这会子活字印刷还没有影儿,科举都是极新鲜的事儿,连“四书五经”这个标准定义都还未出现,书可是稀罕之物,珍本更是如此。当时武家也只有些世面上好搜寻的经义。 媚娘不由发愁:“徐婕妤读的都是自己带进宫的书,可惜宫中嫔妃能借到书的地方并不多。” 姜沃闻言驻足道:“有一个地方书很多!” 那便是她所在的太史局。 需知李淳风便是负责修晋史的人之一。其中《天文志》《律例志》这几卷,基本都是他一手承包编纂的。为搜集更多史佚遗记以修《天文志》,李淳风收集的藏书极多,且可以光明正大走公费报销。 便是宫中密阁藏书,独此一本的孤本,李淳风也可以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