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小姨凤霞[九零]在线阅读 - 小姨凤霞[九零] 第281节

小姨凤霞[九零] 第281节

    敏感的崔余躲进了太阳的角落。

    初二那年,多年未见的贵妇妈妈出现,把她接走,

    崔余就再也没有见过爸爸。

    直到崔见阳去世。

    重活一世,崔余第一件事便是跑回老家。

    第2章

    王大娘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晚饭时间,掐着点来的,走到大门口时,还对着里面清了清嗓子。

    不是她摆谱,这一趟过来,可是崔毓秀着人请她来,说了好多好话,王大娘自然也要给面子,别的不说,来吃个饭,怎么不可以?

    她站在门口扯了扯衣摆,今天特意穿上了黑底碎花的短袖衬衫,圆圆的肚子也遮住了,下面是一条黑色的裙子,短丝袜配黑皮凉鞋,这是她最得意的装扮。毕竟是来崔毓秀家,王大娘特意打扮了一番,不想刚进家门就被比了下去。因为崔老师是有名的好看,好看了这么多年,年轻的时候是学校有名的美人老师,现在老了,也是美人。

    “王大娘来了,快进来。”

    褚凤兰坐在院子里,看见斜斜一个身影,被夕阳拉长了,正好入了眼。

    刚站起身就看见王大娘堆着笑脸,正瞧着自己。

    “我说这是谁呢,这么好看,就想着一定要做个媒,再一看,原来是凤兰。”

    王大娘人会说话,爱热闹,最喜欢保媒拉纤,一张嘴能把天上飞的说到水里畅游去,最不缺的就是好话,专爱找别人爱听的说。但她说褚凤兰的这两个好看,倒不是奉承,因为褚凤兰完全遗传了崔毓秀的美貌,是真的好看。而且今年二十六岁,正是好时光。

    “媒是做不了了,可惜,多好的孩子,竟然嫁人了。”王大娘一边说着,一边瞧着凤兰,一双眼睛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见凤兰穿着那件连衣裙料子好得不得了,便又笑了,“不过你这也不错,嫁的挺好。你公公婆婆都挺好的?”

    褚凤兰立刻点头笑了,“是,都挺好。”

    两人说话间,崔毓秀从厨房出来,掀着门帘往外看,手里还拿着一个大海碗,正拌着凉菜,笑着和王大娘打招呼:“你看,我做了你爱吃的凉拌荆芥,多放芝麻酱,是不是?”

    王大娘随即拍了下手,“你看你,崔老师,那么客气。随便做点就行啦。”

    崔毓秀怎么会随便做,毕竟这次是求人办事,你仔细认真了,对方才能真心实意为你着想。

    崔毓秀早就打听好了,这王大娘是附近最有名的媒人,想打听点喜好倒是不难。她喜欢吃凉拌荆芥,喜欢红烧大鲤鱼,还喜欢小酌几杯。

    “凤兰,招呼你王大娘屋里坐,泡好茶。这天热的,别忘了把风扇打开。”

    “知道。”褚凤兰笑弯着眼,“王大娘,咱们屋里坐吧。”

    王大娘笑眯眯地也不推辞了,便和崔毓秀假模假式的招呼:“崔老师,你少忙点,咱们姐俩就是说个话,随便吃点就行。”

    招呼完,王大娘便跟着褚凤兰走进客厅。

    褚家的这套房子已经住了好些年了,是褚念之还在世时,造纸厂分的家属院。

    房子还算宽敞,一个客厅三间卧室,外加一个小院和厨房,还有一间自己搭起来的简易房,里面放了杂物什么的。

    正对着门的便是一张八仙桌,靠墙放着,用了有些年头了,但擦拭得十分干净,两侧又各摆一张太师椅,一张放着坐垫,另一张没有放。

    桌子上方挂着挂历,已经掀到了七月份。下面是七月份的时令水果,一盘切好的西瓜,还有一盘洗好的葡萄。

    王大娘着实也是渴了,这大热天的,走上个几步便是口干舌燥,看见那红亮亮的西瓜就咽了口水。

    “大娘,来,坐。”

    凤兰招呼王大娘坐下,她这才发现客厅另一边靠墙还放着一溜沙发,不太大,三人位。前面是一个小茶几,上面摆着一个盘子,底层瓜子,上面还有奶糖。

    “好,坐。”王大娘抿嘴笑了,“你家收拾的可真干净。”

    她坐在沙发上,对面便是一台熊猫牌电视机。上面的天线交叉成一个十字,歪歪斜斜的挂着。

    “我妈快退休了,没什么课,回来就爱收拾家。”凤兰已经沏好了茶,是茉莉香茶,热水一冲,一股清新的香就扑面而来。

    王大娘瞧着端过来的那杯茶,就觉得口齿生香。她去过好多家庭,也算是喝过百家茶,但是冲来这一杯茉莉香的并不多。因为这茶,男人喝的很少,而其他家庭,都是男人当家做主,喝的茶也是以他们的喜好为尊。这茉莉香,大多数女人爱喝,能一来就泡这种的,一看就是家里女人当家做主的。

    当然了,这家只有崔毓秀自己,她男人褚念之早年间就没了,家里的吃食茶叶自然也是以崔老师的喜好为主。

    热腾腾的茉莉香在玻璃杯中缓缓沉下去,氲出缕缕白色烟气,一时间熏了王大娘的眼睛,她伸手摸了一下杯子,舔舔干涸的嘴唇,对凤兰说:“太热了。”

    褚凤兰自然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早就把水果端了过来,“大娘,你吃点西瓜,解解渴。这天实在太热了。”

    “行。”王大娘顺手拿了一块最大的,把这一切都赖给了天气,“这天啊,走上两步就渴的不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快吃吧,大娘。不用客气,来家里了,跟自己家一样。”

    王大娘吃了三条西瓜下去,又尝了大半串葡萄,才想起来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抬眼问凤兰:“你妹妹呢?”

    “她啊。”褚凤兰笑了笑,“带着许童出门玩了。”

    “今天不上班?”王大娘又问。

    “下午倒班呢。”凤兰道,“她们厂子三班倒。”

    “对对。”王大娘又捏一个葡萄,直接塞嘴里,“这葡萄也怪甜,哪里买的?”

    这话就问的有点故意了。

    褚家院子不大,可大半个院子都种了葡萄树。葡萄藤顺着架子爬啊爬,把这夏天一半的炎热都挡了回去。

    王大娘从外面进来,不可能没看见那葡萄架,更不可能没看见那往下垂着的、胖胖的葡萄。一颗颗紫黑紫黑的,像儿童玩的玻璃球,那么大。

    “自家种的。”凤兰抿嘴笑了笑,“今年葡萄长了不少。”

    “自己种的?”王大娘故意装作没看见一般,忙不迭站起身,走到门口往外瞅一眼,果然,大半院子的葡萄藤。

    “你妈好本事啊。这葡萄照顾的这么好。”王大娘说完,转头拍了一下凤兰的手臂,“不容易啊,把你们三个也拉拔大了,还养的这么好。就是凤霞,哎,操心了……”

    崔毓秀站在厨房里,外面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她站直了身体,挺了挺背,一如既往地昂首挺胸,精气神十足地掀开门帘,对着外面两人说:“咱们吃饭吧,王姐也饿了吧。”

    卡着饭点来的,不仅仅是王大娘。还有一个褚凤霞,和一个许童。

    许童小朋友倒是吃饱了,两个肉火烧下肚,撑了个肚皮儿圆。

    一下午就没少吃,绿豆冰棍、爆米花、橘子水,然后两个肉火烧,吃得心满意足,走回家的路上,竟有些微微犯困。

    两人手拉手回到家时,客厅里已经开饭了。

    见到凤霞回来,崔毓秀还吓了一跳,问:“不是让你去你姨家了?怎么回来这么早?”

    凤霞指指许童,“童童困了,我带他先回来了。”

    “这是你王大娘。”崔毓秀气不打一处来,这是好不容易把人支走了,要和媒人好好聊聊凤霞的事,把事儿揉碎了、说开了,再和她商量怎么办最好。谁知道这人跑出去一下午,竟然这个时候回来了!

    “吃饭了吗?”凤兰开口问。

    “没呢。”褚凤霞实话实说,“童童吃过了。我带他先洗一下,让他床上歇会儿,我再来吃。”

    说完,凤霞拉着童童走进一间卧室,又把门关上了。

    王大娘一双眼睛眨巴眨巴地,夹了几口菜,也不知道话还要不要继续往下说。

    刚刚崔毓秀把能说的、不能说的,都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这凤霞命苦,男人突然就失踪了,已经五年了,婚也起诉离过了,可最大的问题是,还有个儿子在身边。

    再嫁不难,难就难在这个许童身上。

    5岁的孩子已经有记忆了,知道谁是他爸爸。

    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哪个男人愿意接受了凤霞,再接受一个男孩子?

    成年人的婚姻,已经不是相爱那么简单。

    过得下去的,都是生活而已。

    问题就是这么一个问题,摆在明面上的。

    崔毓秀特特意请了王大娘来,目的就是让她说媒的时候多说说好话,甚至出点主意。

    为了凤霞再嫁,崔毓秀觉得自己怎样都好。手段无所谓,结果最重要。

    毕竟凤霞才二十五岁,这么好的年华,难道要一个人过下去?

    何况崔毓秀也不想人说,她一个寡妇,下面凤霞又是如此。

    这些年的流言蜚语,她们一家都受够了。

    王大娘瘪瘪嘴,话留在喉咙,不吐不快。

    且吃了人家的瓜,吃了人家的葡萄,又吃了人家的饭,脑子里的主意是一个接着一个,既然崔老师诚心诚意求她,她何必摆这个谱。

    都是为了凤霞好。

    对,就是这么一个说辞。

    “都是为了凤霞。”王大娘咽下嘴里的红烧大鲤鱼,看着崔毓秀,挤了挤眼睛,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崔毓秀耳边低吟:“要不,把那孩子先瞒了再说?”

    作者有话说:

    前三章留下小脚丫有红包

    谢谢大家的支持

    没有收藏的,求一个收藏~

    第3章

    “轰!”

    平地一声惊雷。

    雷声自葡萄藤劈下,也不知道来自何方,更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急冲冲就钻进了客厅,唬得正在低声耳语的王大娘一愣,手里的筷子抖了三抖,紧紧张张又把口中仅存的食物咽下,瞪直了眼睛往外瞧。

    半晌,王大娘才愣愣道:“这是要下雨?”

    里屋的褚凤霞已经推门出来,往外面瞧了一眼,看看天色,铁青铁青的,转头对王大娘说:“好像是要下了。”

    “这雨怎么来这么急。”王大娘赶紧拿起筷子,吃了几口那红烧大鲤鱼,又夹了凉拌荆芥,把碗里最后一点面条吃了,匆匆道:“我先回去吧。别被雨淋路上了。”

    “没事,下不起来。”崔毓秀立刻挽留,“咱们姐俩聊得正好,再留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