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隋末在线阅读 - 第569章 摊丁入亩

第569章 摊丁入亩

    河北卢氏世族联军兵败第二天,高阳郡才传来李承义兄弟的捷报。

    本来他们平定高阳郡的时间在李奔雷之前,不过因为跑掉了一个高开道,李承智不肯上传捷报,非亲率兵马追击高开道,一直在大雪中追了两天,才终于将高开道俘获。

    等到他们的捷报一路传到燕京时,已经比李奔雷的捷报晚了一天。

    渔阳燕王卢彻二十万联军战败,卢彻自刎身亡。

    高阳郡佛国大乘皇帝高昙晟鲜虞城兵败,只做了不到三天皇帝,就与他的尼姑邪轮皇后静宣一起人头斩落,去了他所宣扬的未来世界。

    燕王、大乘皇帝、齐王死后,很快河北又传来了清河崔氏家主赵王崔贤兵败身死的消息,渤海魏王高奎、赵郡高邑王李竣、平原刘家家主平原王刘德,也先后被秦琼、罗士信二将击败被俘。

    紧跟着,在李靖的五万大军,与张仲坚的五万水师舰队的联合进攻下,山东琅玡王氏家主鲁王王植,彭城兰陵县的兰陵王萧俨,齐郡的济南王郑经,纷纷如雪水遇到铁水,瞬间蒸发。

    一个又一个傲立数百年的大家族,一个又一个的声望传于天下的大家族族长,仅仅过了一把自立为王的瘾后没多久,就纷纷被朝廷早已经秘密集结调拨隐伏好的兵马,一一击溃。

    要么兵败自刎,要么直接战死,要么战败战俘。

    涿郡卢氏、渔阳卢氏、河间卢氏、高阳崔氏、清河崔氏、上谷崔氏、赵郡李氏、渤海高氏、平原刘氏、琅琊王氏、齐郡郑氏、彭城兰陵萧氏。

    这些传承了数百年,宗族千万的地方土皇帝一个个的倒下。

    更多附庸在他们身后的世族豪强家族倒下,河北山东江淮再一次变了天。到处都在流血,无数的人头砍落,连天边的霞云都如血一般的鲜艳。

    一个个坚固的坞堡被催毁,一个个强大的宗族被瓦解,更多被隐匿的人口被重新登记在册。

    与此同时,河北山东淮北等地的佛门道教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寺庙的田产被丈量登记,寺中隐匿的户口佃农也被清查登记带走。就边寺庙中的浮财,也被当作历史积欠的税赋抄没,大量的僧尼观道被勒令出家还俗。甚至各郡县城中不少的寺庙也被拆毁清除。

    紧接着朝廷的圣旨下达,无数的告示从涿郡贴到了江都。在这一张张的通告上,朝廷宣布,下达分家令,所有的宗族百姓,两代以上者,必须分家立户。并且下达禁止蓄奴令,废除奴隶制,改为雇佣制,所有的大隋子民不得再蓄养买卖奴隶,对于家中的佣人仆从,也全部更改为雇佣制。并下令,在各地兴建学堂,并每三年一次科举考试,选拨人才为官。同时更改税法,田赋改为摊丁入亩制度,将百姓所有的田赋丁役等各种各样的税收,通通合并为田赋及丁税一样,并且实行摊丁入亩制度。田地多,则需要缴纳的丁税也多,田地少,则需要缴纳的丁税也少,并将每年的税赋改成春秋两季征收。

    一道道的朝廷政令,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一道分家令,却是在破除宗族世族举族共同居住,实行大宗族制度的一项法令。这法令的目的很简单,破坏宗族的凝聚力,拆分宗族的实力,避免世族越聚越大。且在分家开户后,能增加户数,增强户籍统计,减少隐匿,偷逃避税。这一道法令要是放在以前,绝对是会引起世家豪强们的齐齐反对。不过如今河北世族刚受到灭顶之灾,已经没有人敢,也没有人顾的上反对这条法令了。

    而禁奴令,对于普通百姓同样影响不大,甚至是有好处。往年碰到天灾[***]之时,破产的百姓最后往往自卖为奴,进入那些世族豪强们的庄园作工。如今禁奴令一出,却是能减轻一些这种情况。

    而那个建学堂,与重新举办科举考试的告示,却是让不少的士子读书人眼前一亮。大隋朝首创科举制度,将推荐制度进行了修改,加入了以科举考试选拨人才为官的新方式。这科举制度一出,却是打破了贵族世家们以往的出仕垄断,给了普通的文人们一个鱼跃龙门,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不过大隋朝的科举因动乱,已经停了许久没再开科考试。

    自天下出了七个皇帝之后,更是没有哪方势力再提这科举考试。却没有想到,如今河北朝廷首先重开科举,不仅让那些读书人一个个看到了希望。就是那些这次逃过一劫的世族豪强子弟们,得到这个消息也是纷纷动心。如今他们想再如以前一般的靠着世族的地位,举荐入朝为官,已经是不可能了。但是如果能通过朝廷的科举。却是一条阳光大道。

    一条条的通告让整个河北朝廷统治下的郡县都沸腾了,这连番的大变革,让无数的人惊讶。

    不过真正让无数人关心侧目的还是最后一条摊丁入亩制度,前面的几条,基本上就是奔着那些世族们去的,不过是痛打落水狗,一举绝了他们再次坐大的机会,而从根本上瓦解削弱他们的政策罢了。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这后面的一条,可却不光光是对付原先的地方世族豪强了。

    摊丁入亩制度,看似简单,可实际上却是将自先秦有记录以来的税赋制度彻底的改变了。简单一点的说,就是以前的税赋制度虽然也多有变动,但有核心的一条,即是以丁为基础,按丁纳税。不管田地多少,只以丁收税。

    丁是古今以来的税赋基础,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二十一岁到六十岁为正丁,中男为次丁,老小黄免课役。所有的税赋都是按这丁来算,正丁是一份,次丁则纳一半。

    这样的制度对普通百姓是最不公平的,因为百姓的地越来越少,可要交的税赋却从来不变,都是按人口纳税。但对那些地主贵族们来说,这样的制度却是对他们最有利的,因为他们田多,一家几口几十口人,却拥有着成千上万亩地,把要交的税摊到自己的田地中,实际比例并不多。

    而现在,这新出的摊丁入亩制度,却把这千年来的税赋制度改变了。征税不再以丁为基础,而以田地为基础。田地越多的人,需要交的丁税越多,相应的,百姓如果地少则少交,如果没有地,则不用丁税交。而且在这新锐中,是把所有的杂税捐役,通通纳入了丁锐之中,所以,百姓除了需要承担自己相应田亩的田赋,即粮食税外,其实的税收也全部按田亩数转成了相应的丁税。

    而那些地主贵族们,他们不论人多人少,也一律将按照他们的田亩数量来征收田赋以外的丁税,这是一笔庞大的丁税,过去百姓所承担的杂税,基本上全都转嫁到了他们的头上。

    如同一记重锤,不但敲击在了世族地主身上,再一次狠狠的打击了他们。这一记重锤,同时也将所有朝廷的文武大臣,贵族等田产多者都打击到了。

    这是一记大范围的大杀伤姓的新政,也是陈克复考虑许久,酝酿再三之后,才最终挑选在了这个时候公布的。此时地方强大的世族豪强地方势力已经瓦解,明知是打击他们的,他们也无法再反对。

    唯一可能反对的就是内部的文武功勋们,不过为了抑止以后再次产生那些强大的世族豪门,陈克复还是祭出了这个杀手锏。摊丁入亩,就是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去抑制他们的兼并。也是减轻那些百姓们的负担,避免那些无地的百姓因承担不起赋税最后造他的反。

    不过如果得不到内部文武们的支持,再好的政策也是无法施行的。

    这一点,陈克复深知。

    为了能得到朝廷内部文武们的支持,他考虑许久之后,又颁发了一项新诏令,以换取内部势力的妥协合作。

    在元旦的元会大朝会之上,陈克复不等那些大臣们发言反对新税制,率先拿出一道诏书交给了宣旨官。

    “大隋皇帝令,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表彰朝廷功勋之臣的社稷军功,朝廷特重新制定封爵制度。凡封爵为十二等,一十八级。第一等为王爵,非皇子不得封,明定正一品,封食邑万户口,并授永业田万亩。第二第上为嗣王,为王爵之子降级袭封之爵位,明定从一品,封食邑五千户,并授永业田五千亩。第二等下为郡王,皇太子之子为郡王,嗣王之子降级袭封为郡王。明定从一品,封食邑五千户,永业田五千亩。所有王爵,非皇族不得封,异姓臣子不得封王”

    大元会之上,殿中监安排的今曰议事内容并没有这一项。但是宣旨官的话音一出,仍然是引得无数的大臣心神激荡。封爵,历来是大多数大臣所最终奋斗向往的目标。

    (未完待续)木子蓝色的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