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8
次日,天子寿辰,万民同喜。 到十一月,盛京的冬日严寒难耐,细霞楼的客流量骤然增加。不过牛羊肉的供应并没有并没有出现问题,宁州官道建成后,快马加鞭地往来一次,只需要一天时间。 腊月初,陆掌柜与姚三去了北方一趟。等到他们回来时,陆掌柜带来一块白色石头,交给唐慎。看到这块石头,唐慎双目一亮,拿着石头观察了好一会儿,然后抬头问道:“从哪儿找到的?” 陆掌柜道:“宁州是没有的,在宁州再往东北,已经快要接近辽国边境的地方才找到这东西。小东家,这就是你要的白云石?这东西可让我一通好找!因为当地人并不叫它白云石,都叫它凌子石呢!” 66、第六十六章 凌子石,也就是白云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镁钙,是一种常见的矿石。 在唐慎的记忆中,白云石在后世储量丰富,并不少见。但到了这个时代,白云石却不再那么常见。第一是因为没人需要用这种矿石。在这个时代,矿石的作用除了冶铁做瓷器,主要就是做颜料使用。白云石不能冶铁,也不能做陶瓷器,做颜料更不现实。 没有市场,就没有需求。 第二,则是找不到纯度比较高的白云石矿脉。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想要用白云石生产玻璃,对原料纯度的需求极高。哪怕纯度到了,也很难生产出完全透明的玻璃。 是的,唐慎就是打算做玻璃。 玻璃,准确来说并不是现代产物。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埃及人就有玻璃器皿。等到了公元前五世纪,罗马人更是发明出了玻璃吹制法,用陶管吹出玻璃器具。这种方法被沿用了千年,哪怕在后世,也依旧会有手工匠人使用这种方法做玻璃工艺品。 然而无论是历史上的华夏,还是唐慎现在所处的大宋,玻璃制作的技巧都远不如西方。 大宋有玻璃,玻璃被称为琉璃。用的是极其昂贵的琉璃石制作,精巧夺目,每一盏琉璃杯都价值连城,只供皇族使用。琉璃石大多是彩色的,所以皇宫中的琉璃器具也以彩色为主,很少有无色玻璃。 想做玻璃,其实并不难。 唐慎想了想,道:“长石和砂岩呢?” 陆掌柜道:“这个好找,北直隶就有合适的矿脉。” 唐慎道:“好,那等过两天,陆掌柜,你从东北运一车高纯度的白云石回来。” “好!” 唐慎要做的事,陆掌柜听不明白,就干脆不去弄懂,总归小东家不会干坏事,只是要几车石头罢了。别人喜欢玩玉石,唐慎喜欢玩石头,这是个多好的爱好啊!这些破石头可不能让他们倾家荡产。 不过多久,陆掌柜就把几车白云石、长石和砂岩运到了盛京。他将东西直接送到城外的唐氏肥皂工坊。下了衙门,唐慎便钻进工坊,一头扎进去研究制作玻璃的方法。 做玻璃其实不难,主要材料就是白云石、长石、砂岩,还有氢氧化钠。 唐慎在做肥皂的时候,就有做出过氢氧化钠。如今他轻车驾熟,迅速地制作出一罐氢氧化钠,并将东西小心翼翼地用陶罐盛放好。长石和砂岩中都有丰富的硅,用氢氧化钠将白云石氧化,再经过化学反应制作出硅酸盐,就能做成粗糙的玻璃。 然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唐慎上辈子是学材料的,可实验室做东西,永远不会差原料,更不会用这么粗糙的矿石来做玻璃。 唐慎找来几个工匠,把这些石头研墨成粉末,就花去半天时间。因为原材料纯度不够,他还得一边做实验,一边根据材料纯度,寻找合适的比例。 腊月,快迎来新年。 盛京迎来今年的第一场冬雪,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厚厚的白雪累积在街道上,人和车走过,留下脚印和车辙,将雪踏平。要过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腊月十二,衙门便休了假,一直休到元宵节后。 唐慎从衙门回来,他拍了拍肩膀上的雪花。姚大娘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唐慎喝完后,身体立刻暖和起来。他左右看了看,问道:“唐璜呢?” 姚大娘笑道:“阿黄和三儿去买年货了。” 唐慎点点头。 傍晚,唐璜和姚三从外头回来。 探花府是个三进的大宅子,左右两侧还各有一个两进的院子。这么大的屋子,唐慎本想买一些仆人侍女来打扫,谁料姚大娘却一个劲地阻止。 “我一个人就够了。我每天在家里闲着也没事,就打扫打扫。” 唐慎拗不过她,就没买小厮。探花府中的家务事由姚大娘和书童奉笔一力承包。 见到唐璜回来,唐慎故意板起脸:“不是说了,今天在家里等我,晚上要去细霞楼吃饭?” 唐璜:“你都说了是晚上,我的好哥哥,现在不是还没到晚上嘛!” 唐慎无奈地摇摇头:“去把衣服换了。”过了会儿,他又叫住唐璜:“把你从姑苏带来的那件狐裘袄子穿上吧。” 唐璜一愣,点点头,乖乖地去换衣服。 冬日天色黑得极快,申时刚过,夕阳就落了山,夜幕低垂。唐家兄妹二人披着漫天的星子,来到细霞楼。见到是小东家来了,陆掌柜立刻把两人领进去,去的是二楼不靠街的雅间。刚进屋,唐慎便感觉到一阵暖意。 古朴素净的屋子中央,烧着一盆火旺旺的炭炉。 用的是最上好的无烟银丝炭,旁边还点着檀香。白烟袅袅,心旷神怡。 屋中热得很,唐慎和唐璜便把披风脱下,挂在一旁。唐慎推开窗户,雪白的月色照耀进屋子,又映着盛京城中满地的白雪,雪与月色相映成辉。 唐璜紧张地问道:“哥,这么隆重,今晚到底是要和谁吃饭?” 唐慎瞥她一眼:“你猜是谁。” 唐璜凝神想了想:“……莫非,是你的先生?” “还有我的师兄。” 小半个时辰后,傅渭和王溱陆续来到细霞楼。 傅渭是先来的,他一进屋,第一个注意到的是挂在墙上的一张画。傅希如双眼一亮,走上前。仔细端详过后,他看向唐慎:“吴道子的画?” 唐慎笑道:“不敢瞒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