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在线阅读 - 第94章 香火鼎盛的新天庆观

第94章 香火鼎盛的新天庆观

    苏洵沉默了,他想起妻子为自己生了六个孩子,独留下了二郎和三郎。

    每一个孩子夭折,妻子就痛不欲生。

    想到这些苏洵的语气就软了下来:“可是三郎,祖宗礼法不可废。男子就在建功立业,追求一番成就,而不是耽于闺帏之间。”

    苏辙道:“孩儿深知父亲对我和哥哥有很大的期望。爹,《礼记》有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文姬于苏家劳苦功高,不论是我还是苏家都离不开她。她为苏家殚精竭虑,又为苏家受生儿育女之苦。孩儿身为顶天立地的男子如何能视而不见?若我连家人都不疼惜,将来入仕途做了官,又如何能爱惜百姓?”

    苏洵最善策论,一篇《六国论》有理有据让人点头称颂,可是他却被儿子说得哑口无言。

    “子由。”苏洵的声音更加低沉,“你和子瞻是不是认为我对你们娘亲有亏欠,所以怨恨于我?”

    这个问题太陡然,苏辙也是一愣。

    短暂的沉默后,他说道:“爹,娘这一生过得委实艰辛。无时无刻她不操心夫君,不操心两个儿子。是,您确实对娘有亏,可我却没资格指责您。我小时候顽劣不堪,常常惹得母亲动怒,暗暗落泪。我亦有悔,但去者已去不可追。我想娘亲更希望看见我们一家人和乐,而非自责痛苦。”

    诚然,妻子走后,苏洵一直活在自责和痛苦之中,未曾有一刻走出来,导致脾气也变得暴躁易怒,令人捉摸不透。

    一家人面对老爷时都战战兢兢,苏辙才让哥哥嫂嫂去青神换个环境,也换个心情。

    苏洵闭上眼睛,无奈叹息:“辙儿,这些年为父让你们过得很辛苦吧?”

    “爹,不要沉湎于悔恨中不能自拔。娘走的时候是带着笑的。她知道我和哥哥中了进士,知道父亲的文章让京师洛阳纸贵。娘一生的心愿已经达成,她没有遗憾。”

    苏洵感慨:“辙儿,在父亲的心里你一直是那个放浪不羁的顽童,没想到你已经如此沉稳懂事。”

    成熟与否不在年龄,而在经历。

    前世的苏草活了二十多年都未懂事,这一世的苏辙至今也不过刚刚弱冠,却已然十分老成。

    幼稚并非不好,至少那时的他无忧无虑,快乐无比。

    “爹,文姬与我情深义重,她和女儿就是我的所有,是我最宝贵的东西,孩儿必然拼尽全力守护。”

    苏洵哪里知道文姬难产时,苏辙的心就如烈火焚烧,失去的可能至今都令他惊怖。

    “哎,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是。两个孙儿都未看过几面。子由,带信给你哥哥让他早日回家。我想看看我的孙子和孙女。”

    苏辙见父亲有所触动,很是高兴:“是,孩儿这就让人给哥哥带信去!”

    棉花糖的满月宴上,苏洵一改往日的愁云惨淡,和老友们畅谈喝酒难得地笑逐颜开。

    文姬把女儿抱到公公跟前:“爹,求您给棉花糖赐个名吧!”

    这时,宾客们都安静了下来。

    女孩取名的很少,如果女孩有名字足见家人的重视。

    苏洵知道棉花糖是苏辙的心尖肉:“好,容我想一想。”

    这时,莫愁正好从眼前走过,苏洵灵机一动:“那就叫无忧吧!”

    “无忧?”文姬低吟着,忽而明白了,“咱家有莫愁,还有无忧,自然是万事顺遂!文姬替无忧谢过父亲赐名。”

    王弗见此也抱着小葫芦走过来:“小葫芦也求父亲取字吧!”

    苏轼已经给长子取名苏迈,王弗便央求公公取字。

    苏洵捋着胡须思索后道:“那就叫维康吧!”

    王弗心满意足:“媳妇替小葫芦谢过父亲。”

    宾客们都恭贺道:“恭喜苏翁喜得孙子、孙女,一家人和和美美。”

    苏洵喜上眉梢,当天喝了不少酒。

    不久之后,苏轼兴奋地找到弟弟:“子由,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过天庆观要重建了吗?”

    苏辙配合着演戏:“我记得,怎么了?”

    苏轼急急道:“我听人说天庆观已经修好了,而且比之前的规模更大更宏伟。三日后就是天庆观开门迎接香客的吉日,子由,我们一起去吧!”

    苏辙正有此意,哥哥说出来就更好了:“当然,如此盛事我们自当去参拜。”

    苏轼既高兴又感叹:“不知是哪个善心人出钱重建了天庆观,这对往生极乐的恩师和道长们也是极大的慰藉。”

    苏辙道:“恩师和道长们捐躯为国,或许是他们在天有灵,才让天庆观得以重建。”

    苏轼点头:“说的是呢!”

    三日后,苏洵带着儿子儿媳前往了重见天日的天庆观。

    天庆观重开的消息也传遍了眉州,无数的香客涌上山。

    重建后的天庆观比从前还要繁盛。

    沿着山门踏着台阶,一座恢弘的大门出现在苏洵一行人眼前。

    王弗叹道:“这还是我们之前瞧见的道观吗?简直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苏轼道:“连大门都如此,里边只怕还要气派。我们且进去瞧一瞧。”

    随着香客的人流,苏轼等人跨进了大门。

    一进门就是一个偌大的前院,院子里古树参天,殿宇错落有致。

    苏轼道:“子由,重建的天庆观比以前更有格调,气派的殿宇隐藏在古树之中,假山藤蔓,流觞曲水更有情致。”

    文姬接话道:“看来那大善人不仅家大业大,更重要的是还有学识和品位。”

    说完,文姬就对着夫君嫣然一笑。

    苏辙叹气不语。

    宏伟的主殿里供奉着三清祖师,香客络绎不绝。

    四周的偏殿供奉着各类道教神仙也是人来人往。

    里边一个偏殿十分特别,名叫“仁爱殿”。

    仁爱殿里供奉着包括张易简在内的,为守护百姓牺牲的一百三十名道长石像。

    殿门前还立着一块两人高的石碑,石碑由霸下驮着。

    石碑上详细记载了十多年前眉州大旱,流民造反,张天师带领诸位道长用性命守护眉州的忠勇之举。

    碑上的每一个字都是苏辙亲手刻上去的,以代表他对恩师的崇敬和哀思。

    也希冀后世之人不要因时间流逝而忘记。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