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耽美小说 - 曼陀山墅在线阅读 - 2

2

    “爸爸,您爱吃鱼吗?”虞卿说着拿起桌上的公筷夹起鱼肚皮上最嫩的那块肉放到虞鹤行的碗里。

    虞鹤行看着眼前乖巧懂事的儿子,内心复杂。认真说来,这是他领养了虞卿后,父子俩认真相处的第一个年头。

    自从那天喝醉了酒在这栋别墅里有了第一次的相遇后,虞鹤行是越来越有当父亲的样子了,每周都会抽空过来陪儿子吃饭。

    事实上,虞鹤行也确实对这个儿子越来越上心了,每天会把助理姜深叫到办公室和自己汇报虞卿的日常生活,细致到连儿子一天三顿吃了什么也会过问。

    曾经被他甩在角落里落了灰的养子资料也被他命人重新整理了一份出来。

    虞卿原名叫沈卿,孤儿院的孩子们都和沈院长姓。他记得刚领养虞卿的时候,他连这个孩子都没见上一面,就匆忙收拾行李坐上了飞往国外的飞机。助理那时倒是问过他养子名字的事情。当时虞鹤行说姓‘虞’就行了,想了想又吩咐助理,要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必强求改姓,叫什么都无所谓。

    资料显示,虞卿是很小的时候就被抛弃在孤儿院门口的,照理说这么好看的小孩子不应该在福利院里呆这么久,到13岁都还没被人领养。事实上,虞卿5岁的时候被一对在大学做教授的夫妻领养过了,夫妻俩多年不孕不育,走正规程序领养了虞卿。

    但是没呆到一年虞卿就被退了回来,理由是小孩太调皮不懂事了,教授夫妇两说这小孩品德有问题。

    后来虞卿回到孤儿院以后一直到13岁都没再被人领养过。如果不是遇上了自己,可能现在的虞卿还会继续在孤儿院里生活着,直到成年后才能离开那里。

    虞鹤行当时看完资料就想叫助理安排下时间,他要去一次孤儿院。但被一个电话打断了。

    这会他看着碗里虞卿夹来的鱼肉,又想起了这件事情。

    “卿卿爱吃鱼吗?”他对自己的儿子了解的太少了。

    虞卿听到问话,几乎是立刻放下了手里的筷子,立马端正坐着,想了想又回答道,“爸爸,我都爱吃的。”

    明明一顿饭吃到现在,盆子里的鱼肉他一筷都没动过。

    但是虞鹤行并没有戳穿儿子,抽了张纸巾想给虞卿擦去嘴角沾的米粒,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把纸递到虞卿面前,“小迷糊,自己把嘴边擦擦。”

    虞鹤行点了点自己嘴角的右下方,懵懂的儿子却睁着一双水亮的眼睛无辜地看着自己,他像是妥协了,只能起身来到虞卿身边,俯身帮儿子擦拭嘴边的米粒。

    虞鹤行低头的时候,看到虞卿宽大的衣领底下露出的白嫩光滑的肌肤,看上去像是珍稀名贵的羊脂玉。

    虞鹤行在心里不停告诉自己,眼前的这个人是你的儿子,是你在这个世界上除父母外最亲的亲人。

    “谢谢爸爸。”把人心绪搅得一团乱的虞卿只是毫无自觉地抬头冲他笑。

    虞鹤行便报复似的伸手戳了下儿子的脑门,摸上去的时候感觉触感比自己想象的还好。

    “爸爸,今天会留下来睡吗?”

    “明天我会过来。”

    虞卿有些失望地低下头用筷子戳着碗里的饭。

    儿子很少会跟他提这些要求,他本应顺势答应下来的,但是今天晚上的虞鹤行必须要回老宅一次,上周就和母亲约好了。

    虞鹤行想开口安慰儿子几句,但是又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反正自己今晚都会走。

    没想到隔了一会儿,儿子就抬起头,“那爸爸今天早些走吧,晚上会下雨。”话是这么说,但是儿子眼里还是难掩的失望。

    虞鹤行心里还是想再陪虞卿一会,但是约了母亲就要按时到达老宅,不然那群人又该挑刺了。

    虞鹤行上车的时候,抬头一瞥看到儿子站在二楼阳台看着自己,欲言又止的样子。

    没事,反正明天就要搬过来住了。虞鹤行想到这里就坐上了车,再看下去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坚定的离开了,走之前还和儿子挥了挥手,“快进去吧,晚上风大。”

    可虞卿还是站在那里,虞鹤行也不知道儿子到底听没听见他说的话。

    车开到半山腰的时候,天空开始电闪雷鸣,一道道雷声劈下来,纵使是虞鹤行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吓了一跳。

    然后他脑子里突然闪现出第一次见面时站在楼梯上,身上沾着水气的虞卿。

    为什么今天会想要留下自己呢?

    虞卿叫他早些回,今天天气不好。是不是儿子害怕打雷闪电,小孩子都会害怕这些的。

    又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本就缺乏安全感。难得做父亲的去看一次儿子,却没能满足儿子提出来的要求。

    所以虞卿现在一个人在干什么呢?

    一旦脑子里有了这样的念头,虞鹤行就再也放心不下了,他立马拿手机给别墅的吴姨打电话,但是电话却一直打不通。

    ‘曼陀山墅’建在郊区,地处偏僻,一到恶劣天气信号就时好时坏。

    “小李,掉头回曼陀山墅吧。”

    “虞先生,您和夫人约定的时间快到了。”司机好心提醒。

    “没事,先掉头吧。”虞鹤行捏了捏眉心,这大概是他第一次失约于母亲。

    “是的,虞先生。”